想分享
原創 伊順 知慧明理角
當你被問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時
你不可急切的做不擅長的解答
知識猶如其水不會乾涸的大海
多少智者會說「我不知道」
說我「沒有知識」不是自己的缺點
缺點是不懂裝懂的解答
——伊順 譯
阿亞特(古蘭經節文)說:「每一個有知識的人上面,都有一位全知者」。
啟示(古蘭經)告訴我們,無論您多麼富有知識,多大的學者,都要深知自己無知的地方。因此,知識越淵博之人,越能感受到全知者在監察自己。知識猶如汪洋大海,而我們所獲得的知識,僅是真宰所賜予的一丁點。
猶如黑杜爾和穆薩搭船時,見到一隻海鳥喊著水,滴落了一滴在船艙上。此時黑杜爾對他說,你我的知識加起來與真宰的相比,你我的猶如這一滴水(滄海一粟),而真宰的則是那汪洋大海。要知道穆薩原本被族人問及誰最有知識,他不假思索的說「我最有知識」此時被命令去找比他更有知識的黑杜爾學習,而黑杜爾如此有知識,他依然對穆薩說了那樣的說。說明有自知之明。這也是古人所說的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」。
故此,人非生而知之,都是學而知之,然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每個人被造化於世間,被賜予的生命有限。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,無人能窮盡。因此,有知識的智者一定深知自己的盲點與無知的地方,不會事事自認通曉,不懂裝懂,盲目大膽的回答他人。
既然無知是每個人的常態,我們需要坦然接受這個事實,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才是智者。我們平常聽到的「不懂不丟人,而不懂裝懂才丟人。」做人需做一個真實的自己,有勇氣面對自己無知的地方。當有人問到我們所不懂的問題和事情時,切不可不懂裝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