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分享
原創 伊順 知慧明理角
你不要試圖贏得所有爭論和分歧
因為有時贏得人心比贏得立場更重要
你不要燒毀人們經過的橋樑
也許你返回時再次需要經過它
——伊順 譯
做人做事不能做絕,否則後患無窮。做人盡量遠離爭強好勝,不要走到哪裡都喜歡和人爭輸贏和對錯,好像世界上就自己聰明,自己是最對的。許多時候,爭論贏了立場,而輸掉的是各種感情,身邊的人越來越少。
許多人不考慮後路,容易做人做事做絕,表面上是在堵死別人的路,其實也斷了自己的後路。如同經過橋樑之人,一旦自己過去,便摧毀橋樑,不想讓他人過橋,何曾想自己也有返回的時候。
做人多一分為人著想,善待他人,便是給自身積一分福德,遲早積下來的福德會回到自己或後人身上。真宰造化的天道是循環的,你做了什麼,就會得到什麼。阿亞特(古蘭經節文)說:「行塵埃重的善事者,將見到善報;行塵埃重的惡事者,將見到惡報」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,兩世皆有,無一錯漏。
平常多去善待他人,多為自己鋪路,路才會越走越寬,越走越順,越走恩典越多。當你鋪的路多了,自己的人生便會暢通無阻,處處是坦途和大道,不會再陷入荊棘瀰漫的坎坷,每走一步都把自己扎的遍體鱗傷,叫苦連天。
世界上有兩條路,一條是向善之路,一條是向惡之路。一旦選擇了向善之路,心懷善念,便會化成各種善行,處處與人為善,不再爭強好勝,損人害己,招災惹禍。而一旦選擇了向惡之路,便會自私狹隘,嫉妒懷恨,攀比狂妄,爭強好勝,自以為是。走了邪路,自然是黑暗與苦痛,悲哀與墮落。
古人雲:「見善,修然必以自存也;見不善,愀然必以自省也。善在身,介然必以自好也;不善在身,菑然必以自惡也。譯文:看到好的行為,一定一絲不苟地拿它來對照自己;看到不好的行為,一定心懷恐懼地拿它來反省自己;好的品行在自己身上,一定因此而堅定不移地愛好自己;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,一定因此而被害似地痛恨自己。